lehu乐虎(国际)唯一官方网站

长荡湖转型再次走在全国湖泊可持续发展前列

作者: 浏览次数: 日期:2017-12-28 11:26:57

       常报全媒体讯 本报本月13日报道全国网围养殖发源地——金坛长荡湖拆除所有网围,结束34年网围养殖 “湖史”后,“长荡湖转型”取得新进展。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省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长荡湖管委会管理处26日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该湖从生产功能向生态功能转型。

      据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长荡湖湖管会管理处主任周建立介绍,上世纪80年代之前,长荡湖渔民一直以捕捞为生,渔业生产主要以自然增殖和人工放流为主。其后,长荡湖率先开展和研制了网围养鱼技术,全国第一块网围养殖就诞生在此,填补了国内网围养殖的空白,致富了一方百姓,为全省乃至全国湖泊渔业发展作出了示范。但一度时期,长荡湖网围养殖规模发展到6.8万亩,严重影响了长荡湖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网围养殖为主的湖泊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金坛区分多轮进行网围整治,至本月12日彻底拆除所有网围,养殖、捕捞渔民全部离水上岸、转产转业,同时规划建设了长荡湖湿地公园、长荡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目前,包括退田还湖、生态清淤等系列“救湖工程”正有序实施,长荡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恢复。

    此次三方合作,中水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已对长荡湖水生生物资源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将为长荡湖提供5方面科技合作服务:参与长荡湖资源养护战略研究和相关规划制定工作,提高长荡湖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水平;协助推动长荡湖渔业资源环境公报的发布,持续开展长荡湖渔业资源环境监测工作,为长荡湖科学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捕捞提供依据;支持推进长荡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展生态浮床、人工鱼巢、净水渔业和水生植被恢复等科研工作,促进长荡湖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支持推进或共建长荡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种试验区、长荡湖土著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长荡湖水产良种繁育基地等各类产学研联合体,促进长荡湖渔业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对长荡湖资源保护及渔业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湖泊管理水平和学历层次。

    据该中心主任徐跑称,三方合作意味着长荡湖从生产功能转向生态功能,此举再次走在了全国湖泊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前列。

    信息转自常州日报


XML 地图